不说话的孩子,到底是不敢说呢,还是不愿意说?这个问题纠结了我很长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造成孩子不主动说话的原因大概有这几种:一是孩子说的话经常遭到家长的反驳,让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降低,孩子为了寻求自我保护也就不愿主动说话了。二是孩子说话的内容经常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和重视,或者是孩子的喜怒哀乐没能及时引起家长的反应,孩子感到很失落。既然你们都不理我,我为什么要理你们呢?这样也就不愿主动说话了。三是孩子从小生活在方言环境,突然过渡到普通话环境,身边的小朋友听不懂孩子说话的内容,就可能导致孩子不敢说,怕别人笑自己,产生自卑心理,也就不敢说话了。
沙丽小朋友刚来到“两个黄鹂教育”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敢主动说话的孩子。记得她次来上课的时候,真是把我急坏了。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我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鼓励她开口说话,都失败了。
沙丽属于不敢说话的第三种情况。她从小在福建长大,到三岁的时候被爸爸妈妈接到北京。在福建,她说的是闽南话。现在一下子到普通话环境,小沙丽有些不适应。况且她在幼儿园属于年龄偏小的,大哥哥大姐姐的语言表达让沙丽感到有很大压力。久而久之,就沉默寡言了。
课后,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两个黄鹂教育的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到底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快改变沙丽的这种状态。后来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及时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平时在家里,要关注孩子的言行,多和孩子聊天,聊孩子喜欢的话题,并且用孩子的语言来聊,以此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其次,我在上课的时候,准备一些沙丽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让她减少防备心理,打开心扉,把我当成她的朋友。再次,在上课的时候,给沙丽一个融入集体的机会。我经常让孩子们共同来参与一个练习,从而让她觉得,小朋友是需要她的,慢慢把她的自信心建立起来。
几次课后,沙丽小朋友果然没让我们失望,记得有一天,沙丽提前二十分钟就来到“两个黄鹂教育”了,进门时还主动跟我们的老师打招呼,课堂上每一次练习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且声音状态也是小朋友里面好的一个,特别是在台前做小朗诵的时候,不但表达流畅,脸上更是带着微笑。我当时特别欣喜。我想,此刻的沙丽才是真正打开心扉的沙丽。(文/焦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