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学说话好的老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事:当3岁左右的小孩很有礼貌地称呼客人或朋友,或在他人面前表演节目如背诵诗词、儿歌,能认出不少的字,客人或朋友总是会说“啊,这个小孩真聪明呀,说话这么清楚,能认这么多的字呀。”确实,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程度包括已经掌握的词汇数量、句法或语法的复杂程度、句子可被人理解的程度等,通常能表明他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无法达到同龄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比如无法理解或会说同龄孩子所说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被家长怀疑存在语言发展迟缓。
一般来说,语言发展迟缓可能表现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
1.语言发展的起步年龄较晚
一般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话,喊“爸爸、妈妈”,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可能要到二三岁才开始开口说话,有的甚至到了四五岁还一句话都不会说。有些父母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开口晚。确实,由于语言学习需要较好的注意,而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难以在一件事情上注意较长时间,因此"开口"的时间相对要晚。民间也常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孩子先会走路,那么说话就晚;而先学会说话的,学会走路则要晚。但如果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父母好还是带孩子去专门的机构做一些检查。
2.语言发展的速度很慢
正常的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年龄,一年里能够掌握的词汇很多,特别是在3~5岁这一年龄段,掌握的词汇量是呈几何数增加的。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可能在一年里只能掌握四五个词,且需要很大的努力。
3.语言发展的程度比正常儿童的水平要低,常出现各种错误
不管是哪类原因造成,父母都应该牢记:你们是孩子学习说话的好的老师。因为你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与儿童相处,给予可模仿的语言对象,而且你们也是孩子亲的人,只有你们才能给予孩子充分战胜困难的信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信孩子通过努力是有可能追赶上同龄正常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