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得高考”,学好语文从小开始!
这天,是全国“高考”的天,因为语文作为首考科目和必考科目被认为“得语文者得高考”。
下面,小编为您详细剖析一下语文在高考中的关键作用:
近,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高考加分项目大程度缩减
▲取消体育特长生的加分项目
▲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取消省级学生加分项目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
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中考、高考中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 ,取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 ,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大,拉开学生档次。
“英语热”退出历史舞台
就高考改革整理政策而言,2016年起,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 (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 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终以好成绩为准;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 (会考),而语文提高到200分。
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
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学科,有明确的知识点和精准的得分点。也不像英语学科,重点考察语法与词汇量。
中文作为母语,孩子们有着天生的语境,所以语文着重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语文的文章理解力要靠长期阅读积累,而书面表达能力要靠长期写作积累。对于语文学科,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
不光是考试,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语文依然在覆盖一切,穿透一切。我们的日常表达和交流,全都需要通过语文,因此,一个人语文的水准,不仅关乎其高考的成败,而且关乎其一生的安身立命。
说完这些,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语文的重要性了。可是,一个人语文水准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精心培养,家长认真协助,孩子努力实践,才能逐渐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形成深度的语文素养;只有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才能自觉去学习;只有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效果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课堂吸引力:一是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三是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
二、指导仔细观察。
孩子能仔细观察,深度剖析事物特征,是向他人表达、描述和真实写作的重要环节。两个黄鹂认为,“真实作文”的基本过程是:从现实中发现素材,然后按照一套价值标准选择事实,后形成一篇主题集中的作文。怎样从现实中发现素材?,依靠感觉;第二,依靠访谈;第三,依靠实验和考察;第四,依靠阅读;第五,依靠自己的内心活动。
三、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孩子学习语文应侧重于对汉字的识、读、写。其中的“读”是重点,它既包括认识汉字,同时又能用语言交流,所以老师上课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要充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如两个黄鹂在教学中运用“分组讨论学习法”就能让学生多说话,有利于说话能力的培养。
两个黄鹂根据多年来在少儿教育领域的实践研究经验,总结了少儿成长的心理规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新语文”教育体系,在少儿语文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训上,成为了全国同行业的者。对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有大量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真实案例。
新语文”教育体系是两个黄鹂研发的针对3-15岁中国少儿语文教育系列课程的总称,它包括关键期口才、我是小记者、我是小作家、国学语文、儿童戏剧等课程。该体系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全面提升中国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增强文化自信。
两个黄鹂——关键期口才教育
新 语 文教育体系的倡导者
成立于2010年
全国200余家校区
— 了解我们 —
官方网站:www.2huangli.cn
官方微博:@两个黄鹂教育
咨询电话:4009-01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