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新语文”五大课程,系统提高学生高考语文五项能力
两个黄鹂研究院院长汤向阳
又逢一年一度高考季。恰逢高考语文改革年,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可以说,从今年起,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逐渐增高的语文分数背后,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要求的逐步增加。这一点从今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就可以窥见一斑。
地区及高考作文题 | 考查的核心能力 |
全国卷一: 选择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 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
全国卷二: 读了六句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 考查考生对国学的系统掌握能力
|
全国卷三: 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 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
北京卷 大作文题之一: 纽带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
北京卷 大作文题之二: 给共和国拍照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 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
天津卷: 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 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和非现实生活的体悟能力。 考查考生对国学的掌握能力
|
上海卷: 跟“预测”相关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 考查考生与想象力相关的写作能力 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和非现实生活的体悟能力。 |
江苏卷: 生活中离不开车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 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
浙江卷: 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 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的体悟能力。
|
山东卷: 阅读材料,根据感悟和联想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 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的体悟能力。
|
综合上面的分析,就不难发现,高考语文仅仅是作文这一项就已经考察到了学生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是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对于这种能力,很多人都会以为是天生的。孩子天天接触的校园和家庭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怎能说不了解社会、不会观察社会现象呢?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就连大人每日生活在社会里,也不一定具有观察、描述社会现象及其复杂关系的能力。因为所有的观察如果不含目的、没有规则,就会流于表面,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得不出完整的结论了。
第二,是与想象力相关的写作能力。
孩子常被认为是天马行空的“外星人”,拥有各种奇思妙想。但那是在完全放任、自由的情况下。一旦有了规矩、框住了主题,孩子的想象力就很容易受到限制。再加上我们平常的学校教育并不特别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习本身的枯燥乏味反倒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高考作文里的想象类作文得分通常不高,原因正在于此。所以,想象力是需要激发的,想象的习惯也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创造条件去慢慢培养的。
上面这两种能力,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以及与想象力相关的写作能力,可以统称为“作文”能力。前者是基于现实的“真实”作文;后者是基于想象的“虚构”作文,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写作能力。
可以说,高考对于写作的考察是很全面的,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里却并没有系统教授孩子各方面的写作能力。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包含在语文教学里的,基本是跟着课文来的,既不全面,也不系统。这就造成了孩子写作能力的不均衡。有的擅长描述细节,却不擅长把握文章结构;有的立意很好,就是不知道如何搜集素材;有的只会写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不擅长想象,等等。所以,孩子在考试中碰到熟悉的题目和题材就知道如何写,反之就不知道怎么下笔了。
第三,是对国学的系统掌握能力。
如果说高考改革之前,国学基础只是决定了能否为孩子的作文带来文采和深度,那么改革之后,如果孩子的国学基础不好,很可能就根本不会写高考作文。
因为新的高考作文趋势已经不仅仅是在考察孩子对于国学零散知识点的记忆、背诵,而是需要深度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笔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卷二的作文题正是如此。所以,系统学习国学、吃透国学已经不是对个别孩子的要求,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做到。
第四,是对现实和非现实生活的体悟能力。
这种能力一方面是对生活变化和场景的观察、反思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为“共情力”:就是理解他人处境及心理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比如有的孩子生来敏感,可能就比较容易具有理解别人的能力。但即使是这种天生的体悟能力是有着巨大局限性的,因为孩子的生活毕竟是有限的,遇到超出其生活阅历的人和事,他就理解不了了。
所以,要培养孩子对于广泛现实生活和非现实生活的体悟能力,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机会经常体验“别人”的人生。
第五,是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两个字拆开来就是语言和文字,也就是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写,就肯定能说;或者,君子本来就应该“敏于行讷于言”。这造成了历年考试都没有口头考试,比如高考就不考口语表达。
但实际上,汉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社会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要求孩子接受“面试”的学校、机构也越来越多。
这五种能力虽然复杂多样,但其实都是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达成的。事实上,作为业内首次提出全面语文教育的两个黄鹂,其“新语文教育”的五大课程正好可以满足孩子这五个方面的能力需求:
语文教育改革后要求孩子掌握的能力 | 两个黄鹂新语文教育体系的相应课程及介绍 |
1. 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作能力 | 《两个黄鹂作文.我是小记者》 以案例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锻炼孩子的三种能力:发现新鲜事物的能力、搜集素材(采访)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让孩子学会从现实生活寻找作文素材并写作成文。这套课程解决了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容易碰到的三个问题:找不到写作对象、找不到写作素材以及不知道如何写作。 《两个黄鹂作文.我是小记者》小学课程一共12个级别,每个级别五单元,每单元四节课,一共240个课时。 |
2. 与想象力相关的写作能力 | 《两个黄鹂作文.我是小作家》 《两个黄鹂作文.我是小作家》是两个黄鹂自主开发的课程,旨在以案例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锻炼孩子虚构写作的能力,让孩子学会以大胆的想象、丰富的语言、科学的结构完成虚构写作,包括小说、童话、神话、短剧等等。 《两个黄鹂作文.我是小作家》小学课程一共12个级别,每个级别五单元,每单元四节课,一共240个课时。 |
3. 对国学的系统掌握能力 | 《两个黄鹂.国学语文》 采取融合的思路,在提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古为今用,言为事用,侧重于国学的生活化和实用性,把国学融入生活场景,通过选择性的还原古代生活,给孩子以带入感,让他们学而能用、学即可用。 这套教材分为12个级别,每个级别五单元,每单元四节课,一共240个课时。 |
4. 对现实生活和非现实生活的体悟能力 | 《两个黄鹂.儿童戏剧》 融合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开发儿童戏剧天性,多角度培养孩子的认知、感悟、协作等多种能力以及多维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法,让孩子在戏剧世界里感悟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从而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
《两个黄鹂.儿童戏剧》一共分为12个级别,每个级别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四节课。 |
5. 口语表达能力 | 《两个黄鹂.关键期口才》 分为基础训练、讲述与沟通、语言艺术三个板块,全方位锤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 《两个黄鹂.关键期口才》分为十个级别,覆盖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水平的孩子。 |
《两个黄鹂.我是小记者》系列教材
《少儿播音主持与口才训练》
《关键期口才训练教程》
《关键期口才等级训练教程》
《关键期幼儿口语表达系列绘本》
《少儿播音主持与口才训练》第二版
两个黄鹂——关键期口才教育
新 语 文教育体系的倡导者
成立于2010年
全国200余家校区
— 了解我们 —
官方网站:www.2huangli.cn
官方微博:@两个黄鹂教育
咨询电话:4009-010-588